新疆兵團衛視 2018年11月14日扎根新疆,留在南疆,眾多扎根基層的塔里木大學畢業生用知識豐盈群眾思想,用行動帶領群眾致富,2008年畢業于塔里木大學農學專業的王飛就是其中之一,工作十年來他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田野實踐,用行動踐行著塔大人的責任與擔當。?精彩視頻,戳戳戳↓↓↓來源/兵團新聞聯播新聞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9A_E41qNlPchUyNjiKYQr
新疆兵團衛視 2018年11月12日昨日桃李芬芳,今日國家棟梁。建校60年以來,塔里木大學累計為社會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人才,他們如星星般散落在天山南北的鄉鎮村隊、團場連隊,像胡楊一樣,將根深深地扎進了南疆大地、邊疆的土壤,一師四團林管站的馮漢超就是其中的一位。地處天山山脈南麓的一師四團永寧鎮,氣候溫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吊干杏的生長,眼下,全團約3萬畝的吊干杏要趕在十一月底下雪前修剪...
——慶祝塔里木大學建校60周年系列評論之八?兵團日報2018年11月13日第01、03版●兵團日報評論員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一新疆工作的總目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進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的關鍵一環。在60年的教育實踐中,塔里木大學始終秉持“用胡楊精神育人...
2018-11-11 07:00:00來源:中央央廣網央廣網阿拉爾11月11日消息(記者張孝成)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地處沙漠腹地的塔里木大學,用胡楊精神育人,培養適應新疆水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優秀人才,為邊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018-11-11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霜降時節,塔里木大學副教授格明古麗帶著學生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托喀依鄉二隊,了解土雞養殖情況。格明古麗:20個雞...
2018-11-10 09:02:00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央廣網烏魯木齊11月10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兵團臺孟凡磊)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58年,塔里木河農業大學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塔里木河畔成立,2004年更名為塔里木大學。薪火相傳一甲子,胡楊精神永續傳。六十年來,塔里木大學初心不改,用胡楊精神,培養出了一批適應新疆水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優秀人才,為邊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11月初的塔...
新疆兵團衛視2018年11月10日 歲月荏苒精神永存60年來在胡楊精神的指引下塔大畢業生大部分人留在了新疆他們扎根天山南北奔忙在團場、連隊、鄉村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累累碩果用青春和理想書寫了無悔的人生今年50歲的賈金萍就是他們中的一員賈金萍的努力感動了許多連隊職工鉆研、推廣、應用農業技術賈金萍從事農業科技工作以來為農業生產解決...
——慶祝塔里木大學建校60周年系列評論之七兵團日報 2018年11月9日第01、02版●兵團日報評論員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也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
?兵團日報2018年11月8日第01版●兵團日報記者 陳瓊 殷雪靜金秋時節的三師四十九團,紅棗掛滿枝頭,一派豐收景象。“一畝園、十畝田,紅棗園是連隊職工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11月1日,四十九團十六連連長陳輝說。這兩年,陳輝帶領連隊職工科學種棗、脫貧致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灰棗連長”。2010年,陳輝從塔里木大學畢業,作為兵團子女的他回到四十九團工作。8年時間里,他從農業技術員成長為職工群眾認...
?新疆兵團衛視2018年11月8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這是刻在塔里木大學廣場石碑上的八個字,這也是王震將軍當年給塔里木大學定的校訓。60年來,塔里木大學堅守校訓,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扎根新疆的優秀學子。小編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兩位優秀的畢業生。他叫趙戰勝↓↓↓他叫王建玉↓↓↓他們將塔大“自強不息,求真務實”的校訓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在兵團大地上萌動、發芽、破土、成...
新疆兵團衛視 2018年11月6日(右一)李慧琴,三師農科所技術員,2009年畢業于塔里木大學。(圖左)畢業后,她選擇了扎根南疆,這一呆就是9年!青春、無悔、堅守,她為南疆棉花產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戳視頻,看看李慧琴的精彩人生↓↓↓視頻來源/兵團新聞聯播新聞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vMm2q3d43oLr5Thwm_J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