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日報2019年1月11日第01版
●兵團日報記者 陳瓊 通訊員 譚存正
“塔里木大學的學子已經遍布全疆各地,他們把胡楊精神融入血液,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我為母校感到自豪。”2015年,從塔里木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后,時毅就回到了家鄉八師一四二團,成為團場派出所戶籍室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員,他的責任就是守好“三尺柜臺”,為職工群眾做好服務。
戶籍管理工作繁瑣復雜,枯燥無味,需要長年累月在電腦前面對密密麻麻的表格,為群眾辦理戶籍的遷入、遷出,出具各種各樣的證明材料。初學戶籍業務時,時毅常常會遇到群眾這樣的質問:“怎么這么久才辦一個人?不能快一點嗎?”每當這時他都覺得愧疚和著急,這也激發了他加倍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決心。
為了盡快熟悉戶籍辦理業務,時毅上班時間加強上機業務操作,下班了又著手政策業務學習。就這樣,時毅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以前20多分鐘辦理一個普通業務,現在再復雜的業務10分鐘內就可以辦完。
2016年10月,時毅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團場有一戶群眾,孩子到了上學年齡還沒有戶口,前來咨詢辦理上戶口業務。原來,這戶群眾不符合當時的生育政策,所以小孩一直沒有辦理戶口手續。時毅了解到這個情況后,認真研學了相關政策規定,找到了符合這戶群眾的政策,并逐條對應告訴他們所需的材料,讓他們回去認真準備。通過積極和上級部門溝通,時毅最終解決了困擾他們多年的難題,孩子順利入學。
小小的戶籍窗口每天發生的事情很普通、很瑣碎,但這些普通而又瑣碎的小事,讓時毅和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
“雖然我的工作年年都一樣,日日都相同,但是能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時毅用真情和對工作的熱愛,源源不斷地為廣大職工群眾送去溫暖。
2018年,隨著團場綜合配套改革的不斷推進,時毅又走向了新的崗位,成為一四二團城鎮服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
新聞鏈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1901/11/c5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