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9-04-06 06:24
紀念王震將軍,銘記革命先烈。4月5日上午,紅色文化廣場正中央,王震將軍銅像傲然挺立、巍然聳立。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黨委書記趙光輝,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傳輝,一師人武部政委曹登峰大校,一師人武部部長呂志剛大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單洪山,黨委常委、副校長盧光志,以及全體副處以上干部和師生代表、一師人武部官兵代表聚集在紅色文化廣場,整齊列隊站在王震將軍銅像前,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一起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表達深切悼念和無限敬仰,更表達秉承烈士遺志,傳承紅色血脈、奮力推進兵團特點、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決心。

松柏頷首、銅像矗立、忠魂永存。上午11時,伴隨著迎國旗、奏唱國歌聲和軍樂團演奏聲,塔里木大學向王震將軍銅像敬獻花籃儀式在紅色文化廣場莊重舉行。儀式現場莊嚴肅穆,迎國旗儀式舉行,《義勇軍進行曲》奏響,全場齊聲高唱國歌,雄壯的國歌聲在廣場上空回蕩。


國歌唱畢,全體肅立,向王震將軍銅像鞠躬致敬。大家心懷崇高敬意,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撫今追昔。

方陣前,花籃在廣場上整齊排開。“王震將軍 永垂不朽”紅色緞帶上的八個金色大字,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格外奪目。王震將軍名字和生平醒目鐫刻在銅像上,記錄著將軍一生的威嚴與雄壯。


默哀畢,伴隨著深情的《獻花曲》,禮兵身姿挺拔,步伐雄壯,手持花籃,緩步走向王震將軍銅像前,將花籃擺放在銅像基座上。趙光輝、曹登峰拾階而上,仔細整理緞帶。

趙光輝講話指出,沒有王震將軍當年的高瞻遠矚,就沒有塔里木大學的誕生;沒有王震將軍的精心哺育,塔里木大學也不可能在沙漠邊緣扎根成長。作為創辦者,王震將軍的英名與塔里木大學緊緊連在了一起,這是塔里木大學永遠的驕傲和榮耀。我們要學習王震將軍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質;要學習王震將軍堅韌不拔、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要學習王震將軍堅持原則、顧全大局的崇高風范;要學習王震將軍襟懷坦蕩、率真赤誠的革命情懷。王震將軍的革命堅定性和政治敏銳性,孜孜不倦、勤奮學習的刻苦精神,平易近人、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優秀品質,也都值得我們永遠緬懷和學習。
趙光輝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今天的活動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這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我們不但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更要明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們要在兵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奮力展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以實際行動回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厚愛,不辜負王震將軍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辛勤耕耘,為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服務區域發展培養更多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奮力譜寫兵團特點、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篇章。

張傳輝主持指出,值此清明節之際,一師人武部官兵代表、塔里木大學全體副處級以上干部和師生代表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這里莊嚴集會,舉行向王震將軍銅像敬獻花籃儀式,就是為了緬懷王震將軍為代表的屯墾先輩們的豐功偉績,表達我們傳承紅色血脈、發揚南泥灣優良傳統和抗大作風的堅定信心;更表達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努力寫好建設兵團特點、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學這一新時代奮進之筆的堅強決心。

“王震將軍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質,堅韌不拔、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堅持原則、顧全大局的崇高風范,襟懷坦蕩、率真赤誠的革命情懷,是一筆寶貴精神財富,永遠激勵我們砥礪前行。”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雷長柱同志表態發言,表示要用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育人,不忘王震將軍初衷,傳承好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精神,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用兵團紅色文化來澆灌學生的心田,講述好老一輩故事,續寫好新時代篇章,大力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新時代戍邊人。

“今天,作為新時代胡楊青年,我們在這里緬懷王震將軍等老一輩革命家,追尋先輩足跡,秉承胡楊精神,立志做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新時代戍邊人。”歷史與哲學學院朱怡霏同學表態發言,表示要繼承王震將軍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質,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踐行塔大校訓和胡楊精神,珍惜這個偉大時代,珍惜大好學習時光,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更好為國爭光、為民造福。

最后,參與儀式的學校干部和師生代表、一師人武部官兵代表,依次走向前將手中的鮮花擺放在王震將軍銅像前,緩步繞行瞻仰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每一次對烈士的緬懷,都是對記憶中那段光輝歷史的重溫。



“先烈們的卓著功勛和崇高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緬懷,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參加完儀式后,師生們紛紛表示,要發揚優良傳統,傳承胡楊精神,把革命先烈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精神,轉化為銳意進取、加快發展的實際行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作為,匯聚學校改革發展的磅礴力量,加快推進兵團特點、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疆篇章。

(文/楊寶仁 攝/趙雙喜)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新聞鏈接:https://xj.chinadaily.com.cn/a/201904/06/WS5ca7d5a4a310e7f8b1574d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