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兵團2018年11月(上)總第348期
■本刊記者 姜蒙

格明古麗·木合臺(左一)在為少數民族職工群眾講解新疆本地馬的飼養技術。/佚名
10月22日,在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實驗室里,記者見到了哈薩克族教授格明古麗·木合臺。干練的職業套裝,自信的談吐氣質,顛覆了記者關于研究者的刻板印象。
“我正在寫一篇研究阿爾泰馬的論文。”格明古麗·木合臺說,希望可以為新疆本地馬的研究貢獻一份力量。自信是格明古麗·木合臺給人最深的印象。她告訴記者,28年前,她還是一個自卑的女孩,是塔里木大學改變了她的人生。
1990年,格明古麗·木合臺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塔里木農墾大學(今塔里木大學)。“當時親人都說考上大學不容易,應該去烏魯木齊這樣的大城市,怎么我卻選擇了南疆。”格明古麗·木合臺解釋說,這是她和塔里木大學的緣分。
一邊學習畜牧知識,一邊勤工儉學,格明古麗·木合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留校工作。“現在看來留校任教是幸運的,但當時我卻忐忑不安。”格明古麗·木合臺說。留校后,學校將她分配到當時的動物科學系任講師,而不算流利的普通話和缺乏教學經驗,成了她心中的兩道障礙。
剛走上講臺的那一年,格明古麗·木合臺過得很艱難。“系里的老教師建議我一邊練普通話,一邊養雞積累實踐經驗。”倔強的格明古麗·木合臺真的養了400只雞,經過努力,成活率達到了95%,她的普通話也有了很大進步。
有了自信的格明古麗·木合臺順利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但是沒過幾年,她就發現自己有些跟不上飛速發展的塔里木大學的節奏了。
2000年以后,塔里木大學大量引進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當中。“年輕老師的知識儲備和動手能力都比較強,這讓我有了危機感。”格明古麗·木合臺說,學校也鼓勵教師考研提升自己,她又一次踏上了求學之路。
而這一次求學,格明古麗·木合臺選擇了出國留學。2004年,學校派她到哈薩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交流,而后,她又申請了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訪問學者資格,在哈薩克斯坦拿到了博士學位。
2010年,格明古麗·木合臺學成歸來。她不僅承擔了更多的教學任務,還積極投入到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中去。
“我研究的科目實用性較強,必須走向田野,走到職工群眾的家里去……”格明古麗·木合臺說,近年來,她和她的團隊在南北疆各地調查新疆本地的土雞資源,建立了一批保護和開發基地,并將先進的養殖技術推廣到了南疆貧困地區的很多家庭中。
2015年春天,格明古麗·木合臺來到三師五十一團,為四連群眾如斯力·熱合曼發放了雞苗和孵化器。但是等到秋天回訪時,如斯力·熱合曼對她的態度卻不冷不熱,原來如斯力·熱合曼養殖的雞成活率不高,造成了損失。
格明古麗·木合臺立刻詳細詢問如斯力·熱合曼的養殖過程,并幫他調整了養殖方案。等她第二年再到如斯力·熱合曼家的時候,他熱情地迎了出來,激動地說:“老師,你們給的這個雞沒完沒了地下蛋,我靠賣雞蛋就把家里的日常開銷賺回來了,真謝謝你!”
這樣的故事,在格明古麗·木合臺的科技服務過程中越來越多,她的科技團隊帶動了大量南疆貧困家庭致富。
如今,格明古麗·木合臺已經成長為動物科學學院遺傳繁育重點學科骨干教師、兵團科技特派員、自治區科技特派員。榮譽加身,格明古麗·木合臺卻異常冷靜。她說:“我只是一名在塔里木大學成長起來的普通教師,我應該俯下身子去為學生、為社會服務。這是28年來,塔里木大學教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