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載寒來暑往,他從“西部計劃”走來,讓沙棘樹梢掛滿迎風搖曳的希望,讓戈壁荒灘生出金色燦爛的夢想;新時代廣闊舞臺,他為“青馬學員”打樣,繼續奔赴“基層山海”,無愧兵團人的紅色血脈。
——王軍揚在第28屆中國青年
五四獎章頒獎典禮的頒獎詞
2024年4月29日
共青團中央 全國青聯
頒授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兵團2009年西部計劃志愿者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七零團
絲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軍揚
獲評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今天我們想與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2009年塔里木大學畢業后,王軍揚決定報名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主動選擇來到兵團第九師最艱苦,也是兵團三十二個少數民族聚集貧困邊境團場之一的170團。170團坐落于山地丘陵、荒漠戈壁之上,地處風頭水尾,耕地稀缺,土壤貧瘠。沒有大自然賦予的地理環境優勢,致富之路更顯艱難。作為在兵團精神耳濡目染下成長的兵三代,王軍揚的心里一直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學有所成之時,回到團場,像他的父輩們一樣,建設團場、戍衛邊疆,帶領家鄉的職工群眾增收致富。在王軍揚的帶領下,依托沙棘產業,合作社167戶職工年均收入從2019年的4.5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2萬元,增長了近3倍。沙棘成為170團職工增收致富的“金豆子”。

王軍揚是土生土長的“兵三代”,2009年7月,王軍揚以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身份來到170團,看著眼前貧瘠的荒漠,如何讓這片土地變得生機勃勃,讓職工群眾富起來,成為他心中要破解的一道難題。

王軍揚(右二)正在給職工講述越冬生產棚苗期管理技術。
170團黨委自2003年開始引種沙棘,五年內形成了萬畝沙棘林,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沙棘是藥食同源植物,經濟效益可觀。在團黨委大力發展沙棘產業戰略的指引下,王軍揚在心里也種下了一顆將沙棘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種子”。他利用自己所學,結合沙棘生物學特性進行研究創新,成功選育出適宜新疆荒漠戈壁種植的沙棘品種—大果沙棘深秋紅,并大力推廣沙棘硬枝扦插先進技術。2016年至今,170團累計出圃大果沙棘深秋紅苗木2700萬株,使新疆地區增加大果沙棘種植基地24萬畝,其中170團沙棘種植面積達5.2萬畝,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大果沙棘集中連片種植基地。170團也由昔日“風吹沙礫跑、滿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變成如今“沙棘林成行、果實掛滿枝”的美麗團場,沙棘種植戶的職均年收入從2009年的6000元增長至2023年的12萬元。

王軍揚(左)正在幫助合作社社員交付沙棘果。
比選擇品種更難的是銷路,為了打開銷路,王軍揚的足跡更是遍布全國各地,然而卻被不斷潑冷水,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堅定信念,最終在2019年全國沙棘研討會上,成功與國內沙棘產業領軍企業對接,打開了銷路,170團沙棘的優質品質開始口口相傳,形成了供不應求的銷售場面。從種植技術的攻克到銷路的探尋,十余年,一個個艱苦畫面仿佛就在眼前,卻又已經被風吹散。

在取得初步成功后,王軍揚深知要想保持沙棘產業的可持續性,讓沙棘種植戶能夠持續享受到產業紅利,必須形成產業鏈,打造特色產品。2019年6月,王軍揚帶著他的沙棘夢主動離開連隊“兩委”崗位,全身心投入到沙棘產業中,他牽頭成立合作社吸納社員140余名,服務沙棘種植戶占全團總數的90%,后與陜西艾康藥業共同成立新疆一七零團絲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沙棘果油分離、沙棘籽油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等設備,成功推出24款沙棘系列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王軍揚深知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積極與領先企業合作,引入先進技術和知識,推動沙棘產業持續發展。王軍揚和他的團隊在大果沙棘新品種繁育、大果沙棘標準化種植園建設,沙棘機械化采收研發等科研領域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特別是沙棘機械化采收項目第一代樣機已經試驗成功,填補了國內沙棘機械化采收領域的空白,對實現沙棘產業規模化種植及降低種植成本有重要意義。

14年,從西部計劃志愿者到林業站副站長,從林業站副站長到連隊黨支部書記,從連隊黨支部書記到企業總經理,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濃濃的帶領職工群眾致富、賦能團場鄉村振興的初心。2021年12月,王軍揚榮獲“首屆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標兵”,這使他更加堅定自己的初心。
2022年7月,他決定投資1150萬元建設一座3000噸的沙棘果冷庫。然而,正當建設即將完成時,疫情突然爆發,各項工作幾乎停滯。面對這一困境,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即使冷庫尚未建成,也不能讓種植戶的沙棘果爛在樹上,必須確保種植戶的利益,不能讓他們失去信心。這一決策直接導致收購的846噸,56400筐沙棘枝條果出成率減少了36%,直接損失236萬元,但他深知這是他對職工群眾的責任和擔當。

王軍揚(左一)正在給沙棘種植戶講解沙棘種植技術。
靠這份堅持和信任,王軍揚用5年時間帶領絲路沙棘成為了全球沙棘原料最大的供應商。公司現擁有沙棘地10萬余畝,輻射新疆4個地州、3個師市,累計完成產值1.8億。實現沙棘產品市場內貿、外貿雙突破,出口占比超過公司總收入的40%。近70名青年加入其創業團隊,吸納了900余名少數民族群眾用工。
2024年,王軍揚和他的團隊,計劃在170團投資1億元,增加沙棘黃酮、花青素等提取生產線,將170團的沙棘產業鏈提升至全國領先水平,進一步賦能團場鄉村振興。
回首與沙棘一起走過的14年,看著五萬余畝郁郁蔥蔥的沙棘林,王軍揚再一次堅定了自己的初心——戍守邊疆、服務職工、深耕產業、奮斗前行!

新聞鏈接:披荊斬“棘”的王軍揚何以獲得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