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星
這十年,塔里木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持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培養了一批批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有用人才,用生動的實踐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奮力譜寫兵團特點南疆特色一流大學新篇章
春風又綠“疆南”岸,姹紫嫣紅百業興。眼下,廣袤的南疆大地一派勃勃生機,各行各業蓬勃發展。
十年滄桑巨變,十年圖景如愿。
2014年到2024年的十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從戰略和全局高度,為兵團把脈定向、掌舵領航,給兵團事業發展注入強勁政治動力、精神動力和工作動力。
作為扎根南疆辦教育的一支“奇兵”,塔里木大學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銘記黨中央親切關懷,堅持“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的辦學理念,初心不改、感恩奮進,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生命力,奮力書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新畫卷。
牢記囑托,用胡楊精神育人
“天當房、地當床,田野做課堂;手拿筆,肩扛鋤,大地寫文章;黑板掛在樹干上,講義放在膝頭上……”65年前,在南疆辦大學絕非易事,19位教師和500名學生作為第一代塔大人,在王震將軍的倡導下,硬生生在沙漠邊緣辦起了大學,孕育了胡楊的種子。
65年來,這座“沙漠學府”如胡楊般扎根在大漠沙海,培養出一批批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有用人才,為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維穩戍邊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2023年,塔里木大學招生規模達到8906人,在校生規模增至33880人(含成人教育);近五年共培養畢業生23580人。
塔里木大學用生動實踐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2018年,塔里木大學建校60周年前夕,學校幾位老教師以書信方式向黨中央匯報了他們在塔大扎根奉獻育胡楊的生動故事,獲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得到了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激勵,為塔大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全體塔大人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的激勵下,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接續奮斗、勇毅前行,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跡,使胡楊精神在南疆大地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懷囑托,沿著領袖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
近五年,塔里木大學成功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實現辦學層次的躍升,成功進入省部共建高校名單;教育部和兵團黨委全方位大力支持,學校辦學經費連年創歷史新高,辦學資源實現前所未有的拓展,新增兵團重點建設學科9個,新辦南疆急需的醫科、工科、教育類本科專業32個,專業總數達92個。
銘記關懷,為興疆固邊服務
時光總會定格下那些重要的歷史瞬間。塔里木大學一路走來,每一步都踏石留痕。
“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不僅是一批批畢業生的志向,更是一代代塔大人的初心使命。
2021年對塔大和塔大人來說是特殊的一年,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塔里木大學“百名專家、千名教師、萬名師生”下基層蔚然成風,塔大師生的足跡遍布南疆五地州、兵團四個師市。師生們將科技、教育、文化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脫貧攻堅“第一線”、深度貧困“最后一公里”,再次獲得了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學校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歷史性時刻,能夠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在塔大建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是全校上下堅持‘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彼锬敬髮W原黨委書記趙光輝,回憶起自己代表學校赴京參加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領回獎牌和證書的情景時,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十年間,塔里木大學涌現出一批“紅棗公主”“胡楊公主”“核桃公主”“羊圈教授”這樣沾土氣、接地氣、長志氣的優秀專家,扎根南疆大地寫文章,用情用力服務基層群眾,真心真意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全面振興。
近五年,塔里木大學每年選派科技特派員500多人次和專家教授1600多人次,深入南疆各地州的縣、鄉、村和兵團的師市、團場、連隊,開展技術示范推廣、技術培訓、咨詢服務工作;建立產學研基地34個、科技示范基地6個,獲批三部委科技小院13個、中國農科協科技小院2個、中國農技協“最美科技小院”1個;獲批科技部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獲得5項國家級獎勵和17項省部級獎勵。
“無論是羊膻味,還是泥土味,只要能讓南疆各族群眾得到科技帶來的致富實惠,我們的心里就充滿幸福的滋味!”塔里木大學“羊圈教授”祁成年說,“在塔大,有許多科技服務團隊和科技特派員,常年奔走在南疆地區,哪里需要技術,哪里就一定有塔大人的身影?!?/p>
感恩奮進,向兵團特點南疆特色一流大學進發
四月,和煦春風吹進塔里木大學新校區(東擴區)。
五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如今已高樓聳立、書聲瑯瑯、鳥語花香。
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起筆,塔里木大學奮進新時代的發展答卷上,寫滿赤誠和擔當。
投資25.7億元的新校區項目將于2024年10月完工,學校占地面積將由170.3萬平方米增至258.1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將由56.2萬平方米增至103.3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新校區已有4個學院近10000名學子入住。
腳下,是欣欣向榮的土地;前方,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征途。
青年教師劉義飛,是塔里木大學十年間快速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身為青年一代的‘小胡楊’,我們深知南疆的廣袤與深邃,更明白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的艱辛與不易。在一代代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老胡楊’的傳幫帶下,我們汲取養分,不斷成長。帶著對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感恩之情,我們一路向南,肩負光榮使命,揮灑青春熱血,把困擾南疆地區經濟發展的技術問題一一攻克,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把實踐故事帶回課堂,引領新時代胡楊青年了解南疆、服務南疆、奉獻南疆!”劉義飛說。
胡楊精神就這樣在塔里木大學的師生間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做塔里木文章、創區域性優勢、建一流大學。2024年3月,塔里木大學第三次黨代會明確了建設兵團特點南疆特色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學校將在未來五年大力實施“1357”戰略,即聚焦“一流大學”目標任務,實現“三個轉變”,強化“五個堅持”,實施“七大戰略工程”,推動學校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形成教育戍邊新優勢,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兵團新實踐。
塔里木大學黨委書記張愛萍說,推進兵團特點南疆特色一流大學建設是一項偉大光榮的事業,是新時代塔大人共同肩負的使命責任。塔里木大學必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黨中央對兵團的定位要求,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奮力譜寫兵團特點南疆特色一流大學新篇章。
(作者單位:塔里木大學)
新聞鏈接:薪火相傳育桃李 (yii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