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2日電(楊寶仁 李思瑾 梁浩惟 武佳宜)銅像聳立,松柏挺立。6月29日早晨,塔里木大學胡楊·融媒體中心的師生們,著裝整齊、神采飛揚,列隊站在紅色文化廣場王震將軍銅像前,舉行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

“重走沙海老兵路,賡續紅色血脈”“挖掘胡楊人物,闡釋胡楊精神”“胡楊情,西部行”“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4支校級“三下鄉”專項團隊負責學生,分別從指導老師手中接過隊旗。
作為塔里木大學校級學生記者隊伍,胡楊·融媒體中心由來自各學院各專業的大學生組成。三年來,該中心在老師的指導下,堅持發揮團隊優勢,持續組織開展“三下鄉”活動。
今年,由40名大學生志愿者(大學生記者)、5名指導老師組成的4支校級專項團隊,將奔赴南疆五地州和兵團南疆四個師,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韓志軒是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2022級1班的一名大二男生,來自甘肅蘭州。今年暑假他不打算回家了,想跟著老師一起參加“三下鄉”,并積極備戰“挑戰杯”、“互聯網+”等競賽。
據介紹,該團隊將深入兵團南疆四個師,尋訪挖掘塔里木大學畢業生主動投身“西部計劃”,自覺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的生動故事,宣傳推廣“西部計劃”的重要意義,教育引導更多新時代胡楊學子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三下鄉”活動期間,團隊將跟著科技專家走進鄉土深處和田間地頭,深入采訪塔里木大學13個科技小院的依托合作單位(建設點)、各科技小院負責老師、住點研究生、當地干部職工、管理服務部門等,把課堂學習和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宣傳普及科技興農相關政策,上好行走的科技振興“大思政課”,同時大力宣傳科技小院建設的階段性進展情況和經驗做法,著力講好塔里木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的經驗做法和生動故事,激勵更多胡楊青年在南疆鄉村振興大舞臺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