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赴一師采訪調研
來源:團炬
青春三下鄉,實踐在南疆。7月1日至3日,塔里木大學“胡楊情·西部行”西部計劃胡楊校友采訪調研團7名師生赴第一師阿拉爾市各團場開展采訪調研。通過走近4位投身西部計劃的塔大校友,深入挖掘青年志愿者服務兵團建設、挺膺西部建功立業的生動故事。

尤凱毅:生在兵團 扎根兵團
在十團城鎮管理服務中心,實踐團見到了2023屆西部計劃志愿者尤凱毅。“校友,你好!”青春的面龐,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實踐團和志愿者的距離。
尤凱毅是塔里木大學2023屆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作為兵團人,在畢業之際選擇了留在南疆,扎根西部,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兵團事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光芒。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投入時代的洪流中,打造一個新世紀……”尤凱毅說:“就像西部計劃主題歌《到西部去》中唱的那樣‘好兒女縱橫天涯歷練自己’,從北疆到南疆,從八師到一師,改變的是距離,不變的是兵團青年立志建設兵團的初心。”
一年里,尤凱毅結識了五湖四海的青年志愿者,服務一線職工群眾,在志愿服務中鍛煉成長。如今,服務期即將結束,他已經做好了繼續服務一年的準備,把青春最好的時光奉獻給師市團場的發展。
“還記得胡楊精神是學校教給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扎根奉獻、使命擔當,只有到基層才真正體會了這里面的含義。”尤凱毅笑著說。

劉玉貴:心向暖陽 奮力生長
同樣在十團志愿服務的,還有塔里木大學2023屆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劉玉貴,見到他時,他滿頭大汗匆匆趕來,剛剛忙完團場職工群眾慶“七一”大合唱比賽。
作為在文體廣電旅游服務中心工作一年的志愿者,聊起發揮特長,助力團場文化事業繁榮,他侃侃而談。

“在塔大讀書期間,我加入了主持人協會,正是這份熱愛讓我結識了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也從一次次舞臺經驗中找到了自信。”根據個人意愿和特長優勢,劉玉貴在團場的文體活動中承擔了大量籌備、組織、協調、管理的工作。
作為從河南到新疆讀書的大學生,選擇讀書、選擇就業都面臨了家人的勸阻,但劉玉貴卻毅然決然選擇在祖國的邊疆建功立業。“男兒志在四方,青年需要吃苦。如果青年人都在繁華城市,那偏遠地區如何去發展、去進步!”堅定的眼神閃爍著向上的光芒,實踐團師生們也感動的紅了眼眶。
“今年我已經續簽了志愿服務,未來將報考兵團南疆的公務員,我覺得這里挺好的,廣闊南疆是青春書寫理想的地方。”臨別時,劉玉貴告訴大家。

劉孟真、趙俊平:獻身教育培育胡楊
在十一團中學,實踐團見到了2022屆西部計劃志愿者劉孟真和2019屆西部計劃志愿者趙俊平,他們兩人雖不是同時參與西部計劃,但現都在十一團中學工作。
青春的面龐,閃爍著堅毅炯炯的目光。劉孟真是塔里木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談及作為河南學子在新疆就業感受時,“了解南疆大地,到基層鍛煉,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是她最真實的想法。

“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塔大的胡楊精神,支撐著我勇敢地走下去。”劉孟真堅定地說。在結束培訓到學校工作的第一天,劉孟真就被任命為班主任,聯系學生、組建班級、選拔班委、聯系家長等讓她覺得處處都充滿著挑戰。
談及學生偷偷為她準備的生日驚喜,劉孟真淚光閃動,“他們都還是那么小的孩子,卻會特地為你準備生日禮物,雖然是簡單的手工卡片,但這些已讓我感動許久,更是我堅定繼續下去的動力。”
兩年的志愿服務經歷給劉孟真帶來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填補了社會閱歷的空白,在志愿服務中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在志愿服務中她發現自己學業知識儲備的不足,在服務期結束后計劃讀研深造提升個人本領,更好地服務社會。

趙俊平是來自塔里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他曾是塔里木大學國旗護衛隊的一員,在國護隊歷練了堅毅的特質、過硬的精神。也為他留在南疆基層工作奠定了基礎。
在畢業之際,學校組織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宣傳,趙俊平聽完宣講熱血沸騰。“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和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相符,所以我就義無反顧地提交了申請書。塔大的胡楊精神,四年奉獻擔當的校園氛圍影響,讓我愿意扎根邊疆,用‘奉獻社會、服務人民’回饋學校的教育、老師的教誨。”
當實踐團訪談中提到挫折與困難應對問題時,趙俊平說:“一個人見得多,做得多,或許有更多犯錯誤的可能。但見得多、經歷得多,以后能避免的也就更多。”

“南疆要發展,人才培養要跟上。”從志愿服務到扎根大漠躬耕教育,5年里,他收獲了很多,對母校滿懷感恩。“母校孕育的胡楊精神帶給我們塔大學子質樸、踏實的特質。無論環境如何改變,我們就像胡楊一樣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務實認真。”趙俊平笑著說。

“向基層學習,拜人民為師。作為大一新生,能積極參加到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中,對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兵團、學習榜樣大有裨益。我要把聽到的、見到的、感受到的故事融入到我的實踐日記和成長報告中,從志愿者身上汲取奮進力量,從胡楊校友身上找尋前進方向,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增長見識又苦練本領,真正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胡楊青年。”實踐團團長、人文學院漢語言專業2023級學生鄭佳怡感慨地說。

據指導教師余明星介紹,“胡楊情·西部行”西部計劃胡楊校友采訪調研團,為塔里木大學2024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團隊,由2名教師和10名學生組成,以紀實性采訪、專題性報道、挖掘式調研、立體式宣傳方式,對大學生志愿西部計劃在南疆兵團的實踐、胡楊精神對塔大畢業生投身西部的影響、西部計劃對南疆發展的貢獻三方面做調研,旨在宣傳推廣西部計劃的作用意義和實踐育人成效,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就業觀擇業觀,搭建實踐團大學生深入基層、了解社會、走近校友、成長鍛煉的平臺。除在一師實踐外,團隊還將奔赴二師、三師、十四師,開展為期十五天的采訪調研。
新聞鏈接:https://tuanju-wap.bingtuannet.com/news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id=1694563&userId=MzM3NzA3z×tamp=172130747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