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團炬
盛夏豐盈,萬物榮華。7月28日,在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內,塔里木大學園藝與林學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魏煜軒正忙著和種植戶一起修剪棗樹,頭頂的紅棗個大飽滿,掛滿枝頭,長勢喜人。
“我的研究方向是棗樹生理與高效栽培技術,從去年開始就駐扎在這里開展課題研究,為種植戶提供科學指導服務?!蔽红宪幷f。

7月28日,在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塔里木大學園藝與林學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魏煜軒正忙著和種植戶一起修剪棗樹。趙建博 攝
魏煜軒所在的科技小院,是一種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從2022年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發布《關于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到如今全國已經建設1800余個科技小院。在西北邊陲,塔里木大學申報的13個科技小院獲得支持建設,一批批教師、研究生扎根生產一線,把論文寫在南疆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種植戶家中,為實現鄉村振興發光發熱。
依托塔里木大學優勢專業學科,分布在各地的13個科技小院建設各有特色。
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以十四師昆玉市紅棗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種植模式、省力高效栽培為核心,開展新品種引種示范、密植園改造、省力化栽培模式與技術、智慧棗園管理等研究,探索建立標準示范園,進行技術示范推廣。
在新疆和田大棚瓜菜科技小院,師生們主要開展新型連棟大棚的設計、建造及環境優化設計,光熱、地熱循環利用系統和配套技術,新型“種植磚”栽培方式及配套水肥一體化技術方面展開科技研究,并與合作單位在科研項目申報和管理、日光溫室水肥一體化關鍵技術、設施瓜菜病蟲害識別、監測與綠色防控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多次科技培訓和科技服務。
“針對當前土地貧瘠的現狀,我們積極探索通過科技手段改善土壤環境,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采用了水肥一體化、地埋管加熱等技術,機械化運作模式減少了人工成本,有效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蓖跻环屠詈七_是大棚瓜菜科技小院的駐點研究生,他們反復實地實驗,不斷地在作物水肥研究方面取得研究收獲。
隨著塔里木大學科技小院建設的不斷推進,不僅為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先進的科技支持,更為農戶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目前,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現已建立核心示范基地4個,田間試驗示范面積300畝,示范園平均畝產量達到600公斤以上,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0萬余畝;新疆和田大棚瓜菜科技小院年產量達7萬噸,年產值超兩億元,帶動當地2000余名農戶增收致富。
一個個科技小院蓬勃發展,一批批塔大師生接力奮斗。如今,科技小院的試驗田已經成為當地的“學術交流中心”,種植戶不僅能學到農業種植技術,還能直觀地體驗到新技術帶來的新變化。
“科技小院的建設發展,促進了南疆地區農業生產取得明顯成效,新品種全面推廣、新技術廣泛運用,讓職工群眾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引導研究生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助力鄉村振興。”塔里木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和平 通訊員 趙建博 石玉星)
編輯:曹晉庭 審核:丁夢飛
新聞鏈接:https://tuanju-wap.bingtuannet.com/news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id=1719476×tamp=172265224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