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兵團日報

圖為8月2日,在位于十四師皮山農場的新疆皮山無花果科技小院,塔里木大學駐點研究生蔣偉嘉(左)與羅文靜一起測量記錄果樹生長數據。石玉星 攝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和平 通訊員 趙建博 石玉星
盛夏豐盈,萬物榮華。8月2日,在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里,塔里木大學園藝與林學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魏煜軒忙著和種植戶一起修剪棗樹,枝頭上的紅棗個大飽滿,長勢喜人。
“我的課題研究方向是棗樹生理與高效栽培技術,在科技小院里,既便于實地開展相關研究,還可以為種植戶提供農技指導服務。”魏煜軒說。
據介紹,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以十四師昆玉市紅棗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模式優化為核心,開展新品種引種示范、密植園改造、省力化栽培模式與技術和智慧棗園管理等研究,探索建立標準示范園,進行技術示范推廣。目前,這個科技小院已建立核心示范基地4個,田間試驗示范面積300畝,示范園紅棗平均畝產在600公斤以上,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
科技小院是一種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研究生培養模式。近年來,塔里木大學依托優勢專業學科,在兵團各師市建成13個科技小院。如今,這些科技小院的試驗田已經成為當地的“學術交流中心”,種植戶不僅能從這里學到農業種植技術,還能直觀體驗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在新疆和田大棚瓜菜科技小院,塔里木大學的師生們正在開展新型連棟大棚的設計、建造等試驗,在這里,師生們就是隨叫隨到的農業技術員,還會不定期組織職工群眾開展科技培訓,提供農技指導服務。
“我們積極探索土壤環境改善、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水肥一體化、地埋管加熱等技術,以進一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在新疆和田大棚瓜菜科技小院,駐點研究生王一帆告訴記者,經過反復實地試驗,自己在作物水肥研究方面已取得收獲。目前,該科技小院瓜菜年產量達7萬噸,年產值超2億元,帶動當地2000余名農戶增收致富。
“‘長’在田野里的科技小院,‘結’出的是濃濃的鄉土情懷。通過科技小院這個平臺,師生們可以在田間地頭發現、思考、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在助推鄉村振興中解民憂、治學問。”塔里木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聞鏈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2408/06/c107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