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校團委
李丹丹,女,漢族,198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代表,現任塔里木大學醫學院學生辦公室副主任。曾獲第十二屆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兵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在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中曾獲兵團二等獎、自治區優秀獎,校級一等獎、二等獎;榮獲塔里木大學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優秀黨員、優秀團干部、優秀輔導員、優秀指導教師、向上向善好青年、胡楊青年等榮譽稱號37項。
她是兵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她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線,不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牢記立德樹人、興疆固邊使命,培養了一批批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有用人才。
她通過“主題教育月設計+團日活動凝心+實踐活動聚力”的模式,在課堂內外、線上線下開展理論宣講、黨史學習等主題活動上百場,受眾群體兩萬余人次,錄制“胡楊精神”等微課,被學習強國收錄,受到眾多媒體轉發。3.5萬人次的數據排查,9趟專列22節車廂的每個細節,324輛大巴車的返程,2百多天的駐樓陪伴,云簽約的全程指導,這是她的戰疫日記。她結合融媒體時代特點,立足青年學生關注點、疫情敏感點,打響網絡戰“疫”,累計開展戰“疫”云直播10余場,觀看人次6萬多,點贊數上百萬,教育學生眾志成城齊抗“疫”,胡楊學子勇爭先。她組織近百支團隊,深入南疆基層開展精準脫貧志愿服務,在實踐鍛煉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報國志,引導他們在興疆固邊中實現人生理想。2021年,醫學院首批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3.3%,同學們都立志要為南疆醫療衛生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傳承胡楊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作為高校輔導員、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兵團青年講師團成員,她通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創新理論宣講,聚焦時政熱點,筑牢信仰之基。通過“主題教育月設計+團日活動凝心+實踐活動聚力”的模式,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奮斗百年路,黨史我來述”等主題活動上百場,受眾群體兩萬余人次。她用掌上微黨課引領黨史學習新風尚,錄制“胡楊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微課,被學習強國收錄,受到眾多媒體轉發。作為黨代表,她積極發聲,傳遞黨的聲音,宣講黨代會精神,受到兵團日報報道。她的事跡也在新疆兵團衛視、兵團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
投身南疆實踐,助力教育脫貧
她總結出“一一五五”社會實踐育人模式,推動三下鄉“8大工程”品牌化建設,組織學院近百支團隊,深入南疆基層開展精準脫貧志愿服務。帶領學生在支農支教中助力精準脫貧,在尋訪老軍墾中傳承紅色基因,在結親交友中維護民族團結,在隨訪校友中篤定人生理想。她開展胡楊校友助學工作,通過“物質幫扶+公益、思想關懷+助學、就業指導+成才”的模式,以校友扎根邊疆、艱苦奮斗的現實景象作為生動教材,通過隨訪校友,體驗基層崗位,許多同學都立志要留在南疆,要在穩疆興疆中闖新路、創新業,不斷開辟發展新天地。他們用腳步丈量南疆大地,受到了各地政府、干部、群眾的歡迎和好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人才效益。近年,原所在學院獲批立項國家重點團隊4支、兵團重點團隊5支、校級重點團隊13支,獲評兵團優秀團隊1支,學院團委獲得兵團優秀組織單位,她本人榮獲兵團先進個人。
學史力行促就業,醫者仁心獻南疆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此次黨史學習愈加激發了她的工作熱情和奮進力量。她深知在塔里木大學辦醫學院,是實現南疆醫學教育零的突破,是翻開南疆歷史事業新的一頁責任愈加重大。 面臨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挑戰,她迎難而上,從兩個校區到跨越南北疆38個實習醫院,通過逐一走訪慰問,她逐漸與同學們相識相知。
2021年6月,學院迎來首批畢業生。她犧牲寒假休息時間,去往南疆地州醫院進行就業市場調查和就業推介,同時去往各個實習點,通過一對一的談心談話摸清就業意向,在此基礎上組織線上雙選會15場,開展就業指導專題講座5場,邀請杰出青年醫生談疆工作感受,激發畢業生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使命擔當,引導他們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醫學院21屆首批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3.3%,同學們都立志要為南疆醫療衛生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獻身網絡戰“疫”,引航云端思政
疫情阻擊戰中,她逆行返校,投身戰疫,全力開展數據摸排、學生勸返、心理疏導、網絡宣傳、思想教育等工作。在防疫工作最嚴峻的時刻,她白天要入戶走訪,深入教職工家中做好測體溫、填數據表、思想開導工作,晚上還要加班到凌晨核查學生所在地、身心狀況等信息報送工作。面對疫情誘發的心理危機,她主動承擔起學院師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一邊利用電話、網絡開展談心談話、團體輔導,一邊親自入戶,將心理援助落到實處。
她結合融媒體時代特點,立足青年學生關注點,打響化危為機的網絡戰“疫”,通過網絡推文、網絡團輔、戰“疫”云直播等活動,開啟云端思政新模式,累計開展直播10余場,觀看人次6萬余人次,點贊數上百萬,深受廣大學生歡迎。占領網絡主陣地,傳播主流價值,講好中國故事,厚植家國情懷,教育引導學生眾志成城齊抗“疫”,胡楊學子勇爭先。
練就過硬本領,服務青年成才
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工作中,她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式,堅持圍繞學校大局和青年需求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青年工作。她深入開展理論研究,主持參與科研項目9項,發表論文7篇,編寫著作4部,創建“小胡楊”輔導員工作室。工作室針對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工作研討、讀書沙龍、課程研發等,以求不斷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努力打造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學生工作隊伍,不斷提升服務學生的能力與水平。工作室于2021年獲批立項為兵團首批名輔導員工作室。截至目前開展“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工作效率提升”、“提升學生活動質量與育人效果的方法與路經”等主題研討40余場,讀書分享18場,輔導員減壓沙龍5場。
生在“離北京最遠、離沙漠最近”的塔里木大學,她始終堅信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定能發揮自己的所長,為興疆固邊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