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6 作者: 瀏覽次數:次
來源:校團委
塔里木大學小胡楊教育幫扶團成立于2016年,共有成員360余人(其中教師30人,核心隊員60人),35周歲以下青年人數占總人數95%以上。
團隊先后榮獲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匠心傳播好作品、兵團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兵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一等獎、第七屆兵團“互聯網+”大賽一等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銅獎等多個省部級榮譽。
幫扶團以“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為目標,依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普通話測試站、專業實習實訓基地這三大平臺,接續派出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學生赴南疆各地州和兵團各團場,常態化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少數民族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基層中小學支教幫扶、青年學生志愿服務等活動,深入落實文化潤疆工程,助力南疆經濟社會發展。
6年來,幫扶團接續派往南疆邊遠地區的學生近400人,累計教學時長達197034小時,開發紅色教學模式2套,收到感謝信20封、錦旗8面、榮譽證書100多個。極大地解決了南疆基層教師數量不足、教學基礎薄弱等問題,有力提升了南疆少數民族群眾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和水平,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幫扶團先后被中國青年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媒體宣傳報道150余次,實踐成果在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平臺發布,瀏覽人數過萬,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著眼解決師資緊缺困境,凝心聚力開展支教幫扶
幫扶團面向南疆各地州和兵團南疆各團場,積極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使用。6年來,共選派教師30余人,學生近2200人(每年360余人),覆蓋基層中小學30余所,累計教學時長197034小時,人均周課時30小時以上,線上授課1500余學時。傳播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開展理論宣講,開發紅色教學模式2套,紅色課程授課超260節,受益人數超過15000人次。
聚焦南疆基礎教育短板,助力當地教師能力提升
針對南疆師資隊伍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共計1735余人。針對存在的問題,團隊教師研討開發新的課程,以墨玉縣為例,在培訓后學員MHK三級甲等水平提高31.6%。目前已將新課程研究運用到團隊支教培訓實踐當中,產生良好效果。
開展各級各類培訓提升國家通用語言能力和水平。與喀什、和田地區教育局簽定長期合作協議,與南疆多地中小學幼兒園進行聯合培養。近年來,共計培訓師資1735人。
服務新疆工作總目標,不斷夯實南疆基層基礎
從2017年3月開始,幫扶團派出8—10名漢語言(民本)專業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生,到麥蓋提縣克孜勒阿瓦提鄉代爾瓦孜庫木村“訪惠聚”工作點,協助“訪惠聚”工作隊開展農民夜校培訓,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培訓效果。截止目前,共計完成3期540人的培訓。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開展推普培訓工作
2016年起,團隊開始協助學院完成校內外普通話測試,4年內共協助完成14620余人次的普通話測試。獲得教育部語用司的來函致謝。赴克州開展普通話培訓,受克州教育局委托,2018年11月11日—18日,28名團隊成員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服務團隊一起對克州地區,分兩批開展普通話培訓及測試工作,總人數達到4321人。2019年1月14日—27日、2月19日—24日,15名團隊成員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服務團隊一起,分3期對在編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培訓人員達到1300余人。2017年度,在校及校外報名人數達2721人,其中校外人員有500多人。2020年12月,對沙雅地區1000多名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及測試。2021年5月15日,開始在學校進行普通話測試,人員達18052人,其中校外人員達12000多人。2021年5月14日至2021年5月21日,對和田地區分兩批開展普通話培訓及測試工作,總人數達到44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