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媒體中心
“在訪談交談過程中,聽了王合理老師的口述,我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胡楊們真了不起,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可以克服種種困難。在經歷過種種艱難的日子以后,如洗盡鉛華始見金一般綻放光芒。”聽完王合理教授的講述,塔里木大學“傳承紅色基因,銘記紅色歷史”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團隊訪談主持人、工管類2021級1班王和激動地說。
時光蒼白了記憶,歲月淡薄了流年。6月26日上午,塔里木大學原校長王合理教授,應邀來到“傳承紅色基因,銘記紅色歷史”暑期社會實踐專項訪談現場,向項目團隊師生講述校史。

“我們塔大就如胡楊一般,生命力頑強不屈不撓!這種精神對我們青年老師來講,就是要沉下心來好好做學問,好好教書育人,扎扎實實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王合理教授與塔大同歲,生在塔大,長在塔大,學在塔大,干在塔大,將一生的青春奉獻給了塔大,將一生的智慧貢獻給了塔大,將一生的知識澆灌在了塔大,也見證了塔大的歷史滄桑和巨大發展變化。
訪談結束后,團隊全體成員圍著王合理教授,先后來到建校初期老校門、紅色文化廣場、王震將軍銅像、校史館,耐心聆聽王合理教授講述學校的崢嶸歲月和自己的心路歷程。

“我們當時學什么知識都要靠勞動,就是半耕半讀,實踐見真知嘛!塔大人身上有股革命的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情懷。”在校史館,王合理教授手指著一張張珍貴照片、一個個珍貴物件,給同學們講述著塔大的艱難辦學歷程和取得輝煌成就。

王合理教授一邊拿起當年師生們自己動手蓋校舍燒磚塊用的木夾子給大家現場示范演示,一邊向團隊小胡楊們講述著建校初期的艱苦辦學條件和環境。歲月不拘,時節入流。那些難忘的記憶,不會隨歲月的輾轉而消逝,也不會隨時光的流逝而遠離。

在校史館門前,看見團隊師生們在傾聽王合理教授講述校史時,黨委書記趙光輝上前同王合理教授、團隊師生們親切交談了起來。叮囑師生們要珍惜這個寶貴的機會,多多向老領導老教授請教學習,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優良作風,繼承優良傳統,踐行胡楊精神,爭做愛國愛疆、擔當奉獻、扎根邊疆、獻身邊疆的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戍邊人,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跑出最好成績,讓胡楊種子、青春之花灑滿南疆大地。

六十多年一路走來,塔大有今天實不容易,這離不開黨和國家、自治區和兵團的關懷支持,也離不開一代一代塔大人的堅守奉獻。老一輩塔大人創造了建校初期的輝煌,第二代塔大人創造了改革開放后的二次輝煌,這代塔大人正在創造三次輝煌。學校的未來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文/陳雪梅 攝/劉海波 視頻/周文成 劉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