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園藝與林學學院
2021年12月28日,“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在昆玉市掛牌成立。“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是新疆第一批科技小院之一,也是兵團第一家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十四師林果產業示范園的集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科技服務平臺。
科技小院由科研人員和研究生駐地研究,將實驗室、科研搬到了田間地頭,針對南疆紅棗產業方面問題研究,把實用的生產技術進行推廣、示范和帶動,做好鄉村振興有關產業技術工作。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的實際問題,田間當課堂的‘科技小院’育人模式,老師和學生秉承著科技小院的‘四零宗旨’,實現了專家與職工零距離,科研與生產零距離,育人與用人零距離,努力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最后一公里,深入一線,精準服務三農,推動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為地方和企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3月,我校農藝與種業專業園藝方向謝金超、胡海燕、白少倩3名研究生長期入駐第十四師二二四團扎根基層生產一線,以首席專家吳翠云組成的專家團隊定期進行指導。專家團隊以科技小院為橋梁,駐地研究生為紐帶,與農戶聯系緊密,針對棗產業的生產問題,推廣示范新技術,傳播新理念,進行點對點、人對人全程技術服務,幫助職工解決職工遇到的實際困難,快速掌握相關技術,精準服務產業發展,讓農業科研成果扎根南疆,為南疆紅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新疆昆玉紅棗科技小院”培育的是鄉村人才振興的力量,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不僅是田野大課堂的學習者、受益者,也是鄉村振興的服務者、貢獻者。駐足基層是基礎,住下來是態度,融進來是決心,推出去是能力,科技小院研究生們常駐連隊,在田間地頭與農戶一起參與生產實踐,研究生們從書齋走向田地,切實了解紅棗生產過程,走訪調查,從農戶需求出發開展科學研究,并鍛煉吃苦耐勞、溝通表達等綜合素質,努力做到扎根大地接地氣。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同學們運用專業學術知識,不畏艱辛,不怕困難,與農戶一起下地一起干活,通過試驗挖掘紅棗高產高效潛力,宣傳農技知識,服務農戶,帶動周邊產業,為鄉村振興農村產業默默奉獻著,為農業發展貢獻小院的一份力量。
田間培訓指導
師生架起“溝通的橋梁”
駐足基層,走訪調研
田間課堂
(文/攝:謝金超 胡海燕 白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