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28 作者: 瀏覽次數:次
來源:全媒體中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春秋時期著名教育家孔子說的。
“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仁”“禮”思想已經深深扎根與民族的歷史土壤之中,儒家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紀念孔子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于每年孔子誕辰(公歷9月28日)前后舉行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孔子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產生重要影響,作為青年一代,應當了解學習感悟儒家文化,紀念感恩孔子對我們思想的教誨。
孔子誕辰日
孔子誕辰日指的是紀念孔子誕辰的節日,為夏歷八月廿七或陽歷9月28日,全稱孔子誕辰紀念日。孔子誕辰日期一直存在爭議,至今沒有明確。民國期間,是以民間接受程度較高的,《谷梁傳》所記載的孔子誕辰日期為標準,即“農歷八月二十七”。由于當時推行西學,但西方歷法有兩部,最終,民國政府選選擇了主流“格里歷”,推算為“格里歷西元前551年9月28日”,于是當時定為9月28日。雖然孔子誕辰有所爭議,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學習孔子思想,了解孔文化。
孔子名言語錄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不學禮,無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道不同,不相為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作為教育家,他主張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指導,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他總結了眾多教學經驗,在他的語錄中就包含著很多有關學習態度、學習箴言、溫習重要性等內涵。我們應當悉心學習,認真用心體會其中的奧妙,在實踐中檢驗古人留給我們的秘籍。(文/張鑫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