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赴三師采訪調研來源:宣傳部奔赴南疆尋胡楊,扎根西部致青春。7月8日至10日,塔里木大學2024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團隊——“胡楊情·西部行”西部計劃胡楊校友采訪調研團指導教師余明星,帶領實踐團成員鄭佳怡、楊承龍、劉思琪,奔赴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尋訪近三年投身西部計劃的6位胡楊校友,通過專題訪談、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深入挖掘胡楊校友故事、西部計...
——塔里木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赴十四師采訪調研來源:團炬青春在西部出彩,胡楊在兵團閃亮。7月6日上午,塔里木大學2024年“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出征儀式結束后,“胡楊情·西部行”西部計劃胡楊校友采訪調研團同其他實踐團一道,坐上駛向和田方向的校車。漫漫沙海路,一路向西行。作為塔里木大學2024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團隊,“胡楊情·西部行”西部計劃胡楊校友采訪調研...
來源:團炬隨著七月的曙光,胡楊·融媒體中心2024年校級“三下鄉"專項團隊”重走沙海老兵路,賡續紅色血脈——走進沙漠上好行走的紅色‘大思政課’”,踏上了實踐征途。"沙海礪志,紅色傳承"七十五載春秋輪回,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些瞬間閃耀著不滅的光芒。七十五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的1800余名英勇官兵,以鋼鐵般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挑戰人類生存極限,晝夜不息地行進了整整十五日,徒步穿越了...
王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新疆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出版有《拂去塵沙》《戍邊人》等書籍。一這天是法定的休息日,整個塔里木大學都沉浸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中。校園里看不到平日忙碌的身影,看不到匆匆忙忙趕往教室的人流,只有從塔里木河升起的太陽,溫暖地照耀著鋪滿綠色的校園。在如此安謐平和的時刻,一輛小汽車悄悄地駛出校園,向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方向駛去。駕駛這輛汽車的是位年輕的女性,她叫張銳,...
作者簡介:王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新疆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出版有《拂去塵沙》《戍邊人》等書籍。一這天是法定的休息日,整個塔里木大學都沉浸在安靜祥和的氣氛中。校園里看不到平日忙碌的身影,看不到匆匆忙忙趕往教室的人流,只有從塔里木河升起的太陽,溫暖地照耀著鋪滿綠色的校園。在如此安謐平和的時刻,一輛小汽車悄悄地駛出校園,向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方向駛去。駕駛這輛汽車的是位年輕的女性,...
7月10日,全國教科文衛體工會系統“跨省結對 共筑美好”服務活動簽約儀式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舉行。此次活動是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建立對口幫扶機制以來的重要工作節點。多年來,結對幫扶雙方從實際需求出發,不斷創新幫扶形式,出實招,抓落實,幫扶成效顯著。會上,結對幫扶的五個省級教科文衛體工會負責同志做了經驗交流,回顧對口幫扶,皆是用心用情的行動,皆是溫暖感人的成果。6年時間里,幫扶工作從最初啟動...
像胡楊一樣的兵團人舒凌近期,因為工作,有幸參訪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創建的三個城市,石河子、可克達拉和阿拉爾,雖然來去匆匆,卻也時時被這些城市積淀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兵團精神所感動。石河子有個211大學初識石河子,是因為有個石河子大學,學生們考研選擇調劑的時候會問到它,這是新疆唯二的211大學。初見石河子,也就直接去了這所腦海里定義為“那么遙遠”(也有那么偏冷的內涵)的學校。進入其中,才知道其大、其深...
7月9日至10日,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五屆五次常委會會議在塔里木大學召開。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主席、分黨組書記高潔主持會議。高潔同志作了題為《聚力前行謀發展 創新引領啟新程 眾志成城 全力以赴 為強國建設再立新功》的工作報告,回顧總結了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況,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會議指出,2024年上半年教科文衛體系統各級工會上下同心、協調聯動,各項工作完成良好、亮點頻現,有突破、有創新,...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11日電(楊寶仁 石玉星 張晨琳)“我將把論文寫在南疆大地上,把效益送進田間地頭里,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展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胡楊青年的好形象。”塔里木大學2024年“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學生代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學2023級博士研究生陳喆說。?7月6日上午,伴隨著雄壯的奏唱國歌聲,塔里木大學2024年“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出征...
通訊員 楊寶仁 石玉星 張晨琳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7月11日,記者從塔里木大學獲悉,近日,塔里木大學舉行2024年“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出征儀式。2024年塔里木大學“萬名師生下基層”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有643支社會實踐團隊,其中,國家級重點團隊16支、兵團級重點團隊44支、專項團隊158支,共有5328名學生和358名指導老師參加。他們將圍繞理論宣講、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關愛、文藝下鄉...